首页辅助
幻灯片
宋志平荣获“全面质量管理推进40周年卓越企业家”称号 👼🏼,附现场精彩主题演讲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19-09-048月28日🥷🏿,全面质量管理推进暨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全面质量管理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年来,为我国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做出的贡献🧏🏻♂️,并对中国质量协会和广大质量工作者提出要求和希望。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顾秀莲🍪🧑🦳,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爱明🧭,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王俊治,民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参加开幕式作主题演讲,并作为企业家代表和贾福兴会长、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共同见证质量诚信暨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启动仪式🖲。
在会上,中国质量协会决定对我国全面质量管理推进40周年做出特殊贡献的功勋人物🏋🏿♀️、卓越企业家等进行表彰⭕️,鉴于在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长期以来对中国质量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𓀒,宋志平被授予“全面质量管理推进40周年卓越企业家”称号。宋志平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2014年曾获“中国杰出质量人”🪙,2015年曾获亚洲质协的“石川馨—狩野”奖。
宋志平在主题演讲中🪀,首先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对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质量协会始终致力于传播先进的质量理念和质量技术方法🛌🏿🖕🏽,卓有成效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深受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好评。接着他围绕“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的主题🧖🏽,结合自身40年来的企业管理历程🔤,从“质量是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家基本的人生态度”等三方面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对质量管理的独到见解和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现场反响强烈。
谈到“质量是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宋志平通过案例分析美国🤝、日本0️⃣、德国等国质量发展过程,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系统阐述我国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强调质量立国🦐、质量强国,质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谈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宋志平分享了自己在北新建材、中国建材工作以来在质量方面的管理心得,指出企业最核心的是质量。他用“一个脚印”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建材始终坚持“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理念,同时推出“345”管理模式🧗🏿♀️。“3”是三精管理,以“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𓀒、经营精益化”提升运行质量💂🏻♀️,“4”是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推进转型升级,“5”是坚持“优技👨🏻🎓、优质、优服、优价、优利”的五优经营路线。谈到“质量是企业家基本的人生态度”,宋志平表示,企业的生存发展靠质量,质量和服务要一贯的好,“过剩”质量值得鼓励🧔🏻♀️🩰。企业要把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要把追求质量诚信作为企业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会上,北新建材同时获评“全国质量奖”🐝🔵,是唯一一家荣获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的建筑材料企业。北新建材董事长王兵代表公司领取奖杯和证书🙆🏿♂️。“全国质量奖”是北新建材继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之后,荣获的又一重量级奖项🤦。“全国质量奖”代表中国质量管理领域最高荣誉,与欧洲EFQM卓越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日本戴明奖是全球四大权威质量奖🎼,只授予质量领域取得卓越绩效的最杰出企业👷🏽♀️。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历时两年,以“卓越引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为主题,以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创新驱动、节能环保、转型升级、激发活力♏️、风险管理等为关注重点,坚持“高标准、少而精、树标杆”的原则,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等程序产生。
分享精彩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建材集团热烈祝贺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周年🚴🏽♀️!中国质量协会这些年始终致力于传播先进的质量理念和质量技术方法,卓有成效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进而提升经营绩效,深受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质量形象💹。
今天我特别感谢中国质量协会授予我“全面质量管理推进40周年卓越企业家”的称号,同时也给予我主管的企业北新建材“全国质量奖”奖项。我今天也很激动,因为中国质协2014年也曾授予我“中国杰出质量人”,2015年中国质协还推荐我成为亚洲质协颁发的“石川馨-狩野奖”的获奖者,我对中国质协满怀感激之情。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主要分三段话与大家交流。
一👨🏽🦳、质量是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
我们现在常讲德国的质量、日本的质量👥,全世界都觉得他们的质量非常好🙇🏼♂️。其实十九世纪末,德国的质量很差,“Made in Germany ”是一个落后的象征❄️。当时英国政府就告诉德国,所有运往英国的德国生产的产品必须打上德国制造🤛,以此说明德国生产的是劣质品,来区分它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制造的质量水平。德国知耻而进,才有了后来的德国制造𓀜。日本也一样,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质量也很差。当时丰田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报纸上的漫画描述的是丰田车抛锚了,几个人在车尾推车⛳️🙅🏻♂️,漫画底下标注着“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也曾经是质量低下的代名词。日本后来经过戴明、石川馨、狩野等前辈的努力🌤,推动了日本的质量变革🚴🏽♀️,使得日本的产品质量飞速提升🥇,之后日本的质量堪称世界一流。日本索尼公司的董事长盛田昭夫写了一本书,书名用了当年美国人挖苦的这句话《Made In Japan》,在中国被翻译为《日本第一》,实际上不是想说日本第一,而是为了一雪前耻。
我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去美国,当时在美国超市想看Made in China的产品,却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服务员说中国的产品不能上架,都在地上的大筐里。我一看果真是,里面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这件事离今天也只有30多年的光景😱,可今天中国的产品已经行销全世界,产品都摆在全世界超市的货架上。不仅是生活用品🙋,还有我们的工业品🦍,像中国建材的水泥、玻璃装备占全世界的65%,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知是否还有哪个企业能有这样的市场占有率。我们的水泥、玻璃装备在全球的占有率为什么能有65%?那是因为我们的性价比好、质量好、价值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30年前👱♀️,中国的水泥装备和玻璃装备都是买跨国公司的,而今天跨国公司都会买中国建材的☣️。但这三十年走过的路程非常不容易,是我们中国人在质量上𓀛、在技术上奋起🧘🏽♀️,才有了这样的成绩。今天国际上虽然有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但产品的性价比、质量还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我们不怕贸易战,因为我们有底气🛡,我们产品的质量🦹🏼、技术📗、性价比都处于领先地位🎑。
质量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过去德国🤞、日本崛起💭,也是因为重视了质量。美国上世纪80年代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他们重视降低成本🫱🏻📄,而忽视质量🥵,导致了美国工业界的衰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或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也曾出现只重视成本的情况,也走过这样的道路,后来开始重视质量🎱,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中国质协成立后,指导全国企业的质量发展,我们才有了今天质量管理方面的成绩。质量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今年是中国质协成立40周年👍🏼,特别有意义。4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今天Made in China的产品能行销全世界。那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害怕的就是中国的产品、技术和质量𓀂。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到今天,我们就坚信质量立国、质量强国,质量是我们国家的基础。
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到底靠什么生存?就是靠质量✏️,企业里最核心的就是质量。今天8月28日,既是中国质协成立40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建材旗下北新建材的40年纪念日,也是我大学毕业工作40年🧝♂️↪️,三个“40年”,非常有意思🫸🏽。今天中质协授予我“卓越企业家”这个奖项,坐在台下我也是心潮澎湃,回想起我最初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工厂的质量员🙍🏽♀️。当时北新在建一条进口生产线🩸,我在岩棉车间当实验室主任🫰🏽,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质量控制👴🏿。1980年5月我到欧洲学习,主要就是关于质量控制,学习测公差♔、测容重等。那之后我从一个质量员成长为一位央企领导人。在当时,想要买一本关于质量控制的书都很难🤾🏻♂️,只有很少书店有一些影印版,因果鱼刺图、高斯曲线等这些质量方法都是我们从外面学来的。
北新比较早就走上了一条质量管理的道路。我是1993年当的北新厂长,当厂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罚了自己当月的工资。为什么?因为北新生产的一种岩棉吸声板出口到韩国,韩国人打开之后发现👩🏿🌾,其中一片板上有一个脚印,他们提出必须要退货。北新的干部觉得韩国人是在小题大做𓀆,一集装箱的产品,只有一片岩棉板上有一个脚印🙋,为什么要退货⇨,认为韩国人是在找麻烦。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次给大家做质量教育的机会,在会上我就提出,这是一件大事,这一个脚印♨️,不是踩在产品上,而是踩在北新建材的金字招牌上,踩在了经营者的心上🦶🏻,我提议从我本人开始罚款,往下逐级罚🧑🦱。我当时的工资是每月500元,全部都被罚掉了🩵。我回去告诉我太太:“我这个月的工资没有了👩🔬。”我太太说➰:“为什么没有了呢?”我说💇:“因为一个脚印。”今天北新的产品能做到全球第一,就是从那个脚印开始的😱。刚才大屏幕里有海尔张瑞敏带着大家砸冰箱等片段,中国企业大多经历过这个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后来我们对质量的反思🤷🏿,也就没有今天的“Made in China”。后来北新引入ISO9000的时候🚟,有很多认证公司都来找我们,我要求干部们去找最苛刻的认证公司,哪家不容易通过就找哪家。当时找了一家法国的认证公司,这一场ISO9000的认证,也是一场质量的贯标和教育,后面我们有了一系列的国标贯标🤱🏽⛹️。2008年以后,大家开始进行卓越绩效的国标认证🤤,就是现在的PEM🦻🏿,北新也是比较早的贯标,今天获得中国质协颁发的“全国质量奖”🫲🏻。
可能大家会奇怪👩🏿🚀,中国建材处于充分竞争领域,又是央企背景,宋总为什么会得奖👨🦰?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建材一直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力求把普通的产品做到最好🪥。做企业没有诀窍🖤,就是质量一贯的好,服务一贯的好👌。如果能做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北新建材就是这样🐂,所以它的石膏板能卖到全球第一,而且它的价格能够高过跨国公司。中国产品的价格高过跨国公司的不是很多,但中国建材的石膏板算一个。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石膏板📛,它是做隔墙和吊顶的材料,居然能做到全球销量第一🩲,做到全球市场价格最好。现在中国所有的大型工程和著名工程都采用我们的龙牌石膏板💀♈️。去年北新建材税后利润24亿元,这很不容易。
2002年我从北新建材调到中国建材做董事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从质量入手。中国建材最初是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我去的时候销售收入只有20亿,去年做到了3500亿。刚才我和雷军聊天,聊起七年前我俩在水立方一同领奖的事情🫲🏼。我记得那次认识雷军时🤌🏻,小米的收入只有70亿🪆,今年做到2000多亿🧍🏻,听后我也觉得特别高兴。中国建材从当时的20亿做到去年的3500亿📪,排在世界500强第203位♒️。中国建材为什么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
我经常问大家,“你喜欢水泥吗🫵🏻?”大家就哄堂大笑🧑🏽🎓。我就听懂了,可能在座很多人不是那么喜欢水泥😾,可是谁都离不了水泥。铜有4000年的历史,铁有2500年的历史,但是水泥只有180年的历史🙇,巴黎、圣彼得堡等地的建筑包括中国的故宫都没有水泥,都是石头、砖头和木头。但是试想今天如果没有水泥,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怎么建设?这些都无从谈起,关键是水泥也得靠质量🙇。举个例子,现在修的川藏铁路,94%以上是隧道和桥梁,都需要特种水泥,过去这种特种水泥需从国外进口👩💼,如果全靠进口,修川藏铁路这样的基础建设工程成本将会很高👨🦯,现在中国建材就可以提供这样的特种水泥。还有页岩气打井用的水泥过去也是进口🖐🏿,现在也都是中国建材来提供。就水泥而言,如果我们做不了特种水泥👭,如果水泥质量不合格,都需要去进口⬆️🤷🏿,靠进口就会是天价。过去建高铁用的***水泥,进口价是每吨2000元👯♀️,现在中国建材提供每吨也就几百元。玻璃也是如此💂🏼♂️,我们用的手机,模组是四片玻璃组成,两片液晶面板玻璃🌓,一片触摸屏玻璃,一片表面防划的金刚玻璃📴,现在底下又加了一片指纹识别玻璃。四片很薄的玻璃,过去我们做不了🦩,现在中国建材也都能供应,再也不用从美国、日本进口了🌼⏲,而且我们做的这种玻璃质量非常好,所有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路走过来,做企业管理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归纳起来就是“345”🔆。“3”是指三精管理☎,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精健化”就是组织结构不能臃肿,一定要精健。中国建材是一个很大的组织,这些年不停地进行压减工作,企业层级从7级压到4级,压减470家企业,瘦身健体、增加活力,这些都很重要。“管理精细化”就是提质量🍭、降成本、增品种,核心就是质量。“经营精益化”就是要突出效益,做企业的前提就是要赚钱,只有赚了钱才可能去创新🖖、去投入,一个亏损企业是不可能做好质量的。“4”是指四化转型。一是高端化🙇🏼♂️。高质量发展是中高端结构发展,我们建材行业已经是中高端水平,现在要做的是向高端化转型👨🏼🏫。二是绿色化。建材产品关系大家的生活,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都被建材包围着,因此建材绿色化的原料🧾、生产和使用,对我们来说就至关重要,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三是智能化。这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使我们的产品更加精准,保证质量,减少误差。四是服务化,就是生产服务化🏷、制造服务化🙅🏻、产品服务化。“5”是指五优路线🧑🏻💼,即“技优”,技术要优良;“质优”,质量要优良;“服优”🙇🏿♂️,服务要优良;“价优”🧡🏄🏼♀️,价格还要好;“利优”,效益要良好。“345”是我做企业的一些招数,整个集团从上到下都在贯彻落实,每个板块都在扎实推动相关工作👩🏻🦼➡️。
中国建材参加了155家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工业企业全球质量承诺🤵🏿♀️,我们签署了承诺书🤰。中国建材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成员,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现在中国建材有七项业务规模排全球第一🍔,质量也是处在全球领先水平。比如全世界每10吨水泥,中国建材供应的就有1吨,这是个天文数字💇。过去企业在发展过程讲“有没有”🏋🏻♀️,现在是讲“好不好”👩🏽⚕️,过去重视速度和规模,现在是重视质量和效益。现在营业收入也不是中国建材的主要目标🧞♂️,我们主要的目标是竞争力,是质量、品牌、效益等指标,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几年🟠🥷,中国质协给了我们不少鼓励、奖励,也深入到我们企业,帮助并指导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贾会长多次到我们的企业,指导我们的工作,在此也特别感谢中国质协😏。
日本的质量是怎么起来的👃🏻💃?是戴明先生推动的,戴明是美国人。为什么亚洲质量奖叫“石川馨-狩野”奖?是石川馨先生他们那个时候发起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带来日本质量的新生🐣。我们也一样,袁宝华老先生是我们中质协的名誉会长🔐🗣,他在经委时搞的管理十八法,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质量控制上向日本学习了不少东西。20年前,我去日本丰田参观过,因为日本丰田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公司🈳,也是效益最高的一家公司。去年我又专门去拜访日本丰田公司✩,参观了生产流水线🚣🏽♀️。让我感到惊讶的是,20年过去后他们现在用的还是最初的那些管理原则😧,还是看板管理🧿、零库存。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汽车做好以后🧔🏽♂️,有一个工人拿个小锤子👏🏿,会敲敲每个螺丝、螺栓,听声音,看拧得是不是适度。我想起20年前也看到过同样的情景⬆️🏭,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五年前,我到中车的青岛车辆厂参观,看完以后,我对当时的南车董事长赵小刚说,“我看过日本川崎的工厂,我觉得我们今天不输于他们,看到我们自己做的高铁,我心里很豪迈。”他对我说🍩,“宋总,我们还有差距,我们是形似神不似💂🏿♂️,日本人是‘我要做’,而我们是‘要我做’”😗👇🏿。他看到了本质的差距。我们的产品即使今天打遍全球,也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今年3月,我专门去了德国的斯图加特,看奔驰汽车🤚🏼🚠。因为汽车往往标志工业管理质量的水平,我就是想看一看他们和之前的区别。对比一下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回答我心中的一些问题🦮。“虚心使人进步𓀊,骄傲使人落后”🧑🦯➡️。今天即使我们的企业做得不错,也还是要向别人学习,还要多沟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好质量并不复杂🫀,就是要坚持一贯的好,长期做下去⚄。就像日本人敲小螺栓一样,一敲敲了几十年,我们也必须这样扎实去做。
三、质量是企业家基本的人生态度
每个企业都有领导,董明珠、雷军和我都是企业领导。企业领导在质量问题上是怎么看,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短期来看💊,可能一个新产品🧒🏿、新广告👩🏼🏫、新的促销手段能赢得一时的市场𓀃。但长期来看,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靠质量。质量一贯的好𓀗,服务一贯的好🌴💂🏻♀️,能不能做到📁?我在北新建材做了4年技术,开始就是质量控制员,然后做了10年销售员。10年销售员里有7年是销售厂长,做了10年厂长,在中国建材做了17年⏳,中间还有5年任职国药集团董事长🤷🏿♀️。我到国药集团🌓,国药集团收入从360亿做到了我离开时的2500亿,去年他们做到了4000亿🧗🏼♂️。我离开北新的时候👩🏻🎤,交给他们12个字,就是“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质量就是我们要有“过剩”的质量🙎🏻♀️,一定要比别人的好,不是达到要求就可以,一定要好上加好👩🚀,愿意在质量上花一些过剩的成本来确保质量。你说1万次不坏🔃,我要让它变成1.5万次不能坏🌟,虽然成本高了,但是做好质量不能有负工差。我在工厂当质量员时™️,车间主任跟我说,“小宋,弄点负公差👬🏻,我们能多生产出很多产品,可以多卖点钱。”我说,“从来没有负公差📏,公差就是公差👩👩👧👧,无法掌握成负公差🚣♂️,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只能往正公差移👼🏽,我们要做更好的产品。”以前石膏板跨国公司打进来🙍🏼♂️,最后北新在竞争中赢了它们,就是因为质量上上。什么是“价格中上”?质量有成本,不追求那种廉价的🙏🏿🧁、低价的恶性竞争,否则那种企业是做不下去的👋🏿,最后也无法保证质量😪,会伤害消费者🍰🪖。低价的恶性竞争是把“双刃剑”,既伤害消费者🙎🏼,也会使企业垮台。北新能做到今天,能赚那么多钱,能发展得那么快,就是坚持了12字基本原则,现在全球发展还要占全球市场,靠什么能做到👮♂️?还得靠质量第一🤷🏼♂️,质量做到最好,自然就能赢得市场🧘。
做好质量🙋🏽♀️,还需要工匠精神,得几十年如一日地做。我经常和年轻人说🙅♂️,做好一个企业,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如果想做到极致🚵🏼♂️,可能要30年到40年的时间。有人问,“宋总🖼,您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不是算出来♦️,是做出来的。”北新建材做了40年🙆🏽♀️📁,中国建材做了40年🖌,还有一家玻璃纤维上市公司中国巨石做得也很好🧑🏽⚕️。我们做质量要有工匠精神。今天大家都喜欢讲颠覆性创新,我也喜欢讲,也害怕颠覆,但持续性的创新、管理😊、质量控制是我们做好制造业🫶🏻🤠、做好实体经济的根本。我们做企业需要把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这样企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少哪一种精神都不可能成功。尤其是工匠精神☹️,今天需要5G、AI等高科技产品,但也需要如指甲刀、圆珠笔这些日用产品。大量的生活用品👧🏻,如卫生洁具抽水马桶能不能做好?做好了,我们就不用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过去我们去日本经常会买两种东西👮🏼,马桶盖和电饭煲👳🏽😘,日本公司的服务非常好🧿,为了方便顾客,中国人买东西时💄,他们还做格外的盒子和提手。我们是14亿人的大国,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坐拥14亿人的市场🏋🏿♂️,同时又有国外的大市场,我们得天独厚𓀕⏩。这么大的市场供应🔃,需要把东西做好,不要因为市场大⏰,就“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们要学习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到极致。
质量还是品牌的基础。记得曾有领导人说过🔪,“我到国外看到日本👨👦👦、韩国的广告🫄🏿,怎么看不到我们中国的广告🧑🏿💻?”我说⛺️,“现在有华为、有格力的广告🥶。”我到非洲去👨🏿🎤,看到格力的广告🧖🏽♀️,回来我和明珠说🧷👨👩👧👧,“我看到了你的广告,觉得特别亲切。”我们衡量质量最后还得回到品牌上,如果东西做不好🛸🐈⬛,就会砸牌子🧑🏼;如果质量一贯的好,加上品牌宣传,我们就能出现很多国际品牌🥧。瑞士只有800万人口🌂,人均GDP居然是7.2万美金。瑞士有很多品牌🖖🏼,这让我十分吃惊🙅🏻♀️。今年1月份,我去达沃斯参加会议⏪,利用两天时间专门深入瑞士企业参观考察,问他们的品牌到底为什么能做这么好👿?谁也没有说清楚♣︎。想来想去,想起他们告诉我的一句话💆🏿,“在瑞士公司,品牌计划🤴🏻、品牌战略是一把手战略𓀋,是一把手亲自管品牌的𓀂。”我也想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阶段🧑🤝🧑,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们也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但宏观的转变需要微观的托底,这就需要每个企业都能做好,只有每个企业都做好,宏观的事就能做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大家一起把创新做好🧑🏽🏭,质量做好🤑,管理做好,服务做好🐍,市场做好🌶。
谢谢大家!